台灣的中國兩難
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
「國族認同」經常被描述為妨礙理性評估的錯誤意識,然而,我與台灣意見領袖的訪談和我個人在業界的觀察都不支持這樣的觀點。在回顧相關的學術文獻,檢視更多的一手資料,並與政府、專家、企業界人士對談後,我最終被引導到一個長久以來未曾注意到的答案:經濟利益和國族認同並非互斥,而是相互結合且形塑了台灣與中國經濟關係的取向……國族認同是對外經濟政策構建的基礎所在。
簡介
兩岸關係是全球矚目的政治「熱點」。 對台灣而言,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既是機會,也是挑戰。中國的市場對台灣極具吸引力,兩岸經濟的交流會帶來許多好處,卻也加深台灣在經濟上依賴大陸的程度,而這個依賴對象始終持續威脅要兼併台灣,甚至不惜發動戰爭。這便是「台灣的中國兩難」的核心。
兩岸關係是全球目前極重要的國際關係之一。在經濟方面,中國大陸占台灣的外貿比重超過20%,出口則占總額超過28%,大陸也是台灣最大的對外投資(FDI)對象,年度占比超過40%,有超過一百萬的台灣人在對岸工作。然而同時,在政治方面,中國一直聲稱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經濟作為促進統一的手段,但從未宣布放棄以武力統一台灣。
台灣對此矛盾情境的回應方式一直都很不一致,尤其是台灣對大陸的經貿政策時而大幅開放,時而嚴格限制,原因究竟為何?林夏如教授認為台灣人的「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 是解釋政策在極端選項之間搖擺的關鍵。本書透過追縱台灣的認同意識和兩岸政策在過去二十年間改變的歷史軌跡,尤其是國族認同、經濟利益和對外經濟政策彼此之間的關係,來解釋兩岸經濟政策的演變方式。
作者親訪包括江丙坤、林義雄、張忠謀、曹興誠、陳冲、尤美女、范雲等四十位台灣各領域意見領袖,並由四個層次帶領讀者抽絲剝繭:
時間序:從李登輝時期的「戒急用忍」(限制),陳水扁時代早期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開放),後期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限制),到馬英九主政時的ECFA(開放);
國族認同:在這四個階段裡,透過中研院、政治大學與其他機構的民意調查,呈現台灣民眾對自身「國族認同」的變化;
意見領袖:作者將台灣各界意見領袖分成四大「意見集群」:廣泛開放派、適度開放派、溫和限制派、嚴格限制派,呈現這四大意見集群在每個階段對兩岸經貿政策的爭論。
重要案例:林教授在每個階段都舉出實際案例,讓讀者對當時的政經情勢、政策走向與爭議,有更具體的認識,例如:李登輝時期的台塑漳州(電廠)計畫、陳水扁時期的和艦案,以及馬英九時代的《服貿協議》與太陽花運動。
本書先以英語版本發行,出版時由於是少數由台灣作者以英語解析兩岸經貿關係的著作,並提出獨到的「國族認同影響經濟政策」見解,在美國政商界引起高度注目。作者更為繁體中文版讀者搶先補充在蔡英文執政後,兩岸政經發展的最新情勢,用「高收入陷阱」的概念來解釋2014至2018年幾場選舉帶來的權力轉移所代表的意義。現在,台灣的國族認同已經趨向共識,台灣選民已不再被傳統的政治認同而動員,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找出方法來擺脫高收入陷阱,同時保護自己所認同的價值。
購買本書